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一直以来都让人们谈之色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至今仍对它存在着诸多误解:
❌“身上没症状就不用去检查,要是查出来了反而徒增烦恼……”
❌“每年都有做常规体检,没必要再专门去筛查癌症啦!”
❌“一旦得了癌症就等于被判了绝症,查不查结果都一样!”
但科学的真相是:三分之一的癌症能够通过早期筛查实现临床治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眼光,彻底撕开癌症那层神秘的伪装!
PART.01
为何防癌必须要“早筛”?
癌细胞就像一颗颗悄然潜伏在我们体内的“种子”,在早期的时候,它们可能不会引起身体明显的症状,却在暗地里疯狂生长、扩散。
✅ 数据说话:
• 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超过90%,而一旦发展到晚期,生存率则不足20% 。
• 早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10年生存率更是高达92%。
由此可见,早筛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能够在癌细胞还未大范围扩散之前,将其“狙击”,为患者的生命争取到最为宝贵的治疗时机!
PART.02
高危人群必看!这些癌症要重点筛查
肺癌(中国发病率第1)
•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群、长期暴露在油烟或粉尘环境中的工作者、有肺癌家族遗传病史的人 。
• 筛查方法:推荐低剂量螺旋CT(建议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1次检查)。
乳腺癌(女性健康头号威胁)
• 高危人群: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以及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
• 筛查方法:40岁以下:建议首选超声检查。40岁以上:建议采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每1 - 2年进行1次 。
消化道癌(胃癌、肠癌、食管癌)
• 高危信号:长期存在胃痛、便血、吞咽不适等症状,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 筛查金标准:胃肠镜检查。
肝癌(隐匿性强,进展快)
• 高危人群: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长期酗酒人群。
• 筛查组合:AFP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1次)。
其他高发癌种:宫颈癌(推荐HPV+TCT联合筛查)、前列腺癌(PSA检测)、甲状腺癌(超声检查)等,也都需要根据相应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筛查。
PART.03
关于早筛的常见误区
❓ 问:体检报告显示各项指标正常,还需要做专项癌症筛查吗?
✅ 答: 常规体检并不等同于防癌筛查!举例来说,普通胸片很难发现早期肺癌需借助低剂量CT才能有效检测;肠癌在早期的时候,便潜血检测结果可能呈阴性,需通过肠镜检查才能最终确认。
❓ 问:有些检查过程太痛苦了,能不能不做呢?
✅ 答: 如今,无痛胃肠镜技术已经非常普及,整个检查过程就像睡了一觉一样!而像乳腺超声、CT等检查项目,均属于无创检查,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的不适。
PART.04
防癌行动,从今天开始!
❶认识风险:详细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审视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准确锁定自身可能存在的高危癌种。
❷制定计划:根据自身年龄和患癌风险,与专业医生共同商讨,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癌症筛查方案。
❸健康生活:戒烟限酒、保持均衡饮食、规律进行运动。请记住这句话:癌症绝非是命运无情的判决书,而早筛则是我们每个人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命选择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科学的力量,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供稿丨肿瘤内科三病区 郑天娇
✦ 编辑丨张燕妮
✦ 一审 | 张明辉
二审 | 邓新颖
三审 | 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