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大街上,静谧而寒冷。那个曾经天黑时需要打亮满屋子的灯,才能勉强心安的姑娘,坚定又急促地奔向她的战场。
启动机器,打开空调,备无菌包及一次性耗材,备齐抢救药品及仪器,打印齐全手术用单,穿好铅衣,一系列流水般的程序。"滴、滴、滴……"伴着床旁除颤仪的警示音,急诊病人及手术医生到。"一、二"医护人员将病人平稳地抬到手术床上。吸氧、连好心电监护仪、保证液体通路畅快,评估病人的状态及皮肤情况,叮嘱他一定不要乱动,好好配合手术,哪里不舒服,及时告诉我们,我们就在他身边,也在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打开无菌包及一次性耗材,手术医生刷手完毕,上台。安心手术吧,接下来,我就是你们的眼!
眼前的这两台显示器,呈现着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及生命体征。隔着铅玻璃,注视着手术间里的一切。消毒,铺单,平衡压力,穿刺成功,导丝导管顺利前行。造影显示:左侧冠脉状况良好,右侧冠脉中断闭塞,又是一个抢救高发的节奏。Guilding、导丝、球囊上台,治疗继续。心电图波形出现预警,"降床,室颤!",她边喊边冲进手术间,"300J""300J除颤","300J继续""300J除颤", "胺碘酮150mg 静推","胺碘酮150mg 静推","360J继续""360J,除颤","好!终于过来啦。""多巴胺200mg 泵入,阿托品0·5mg 静推","多巴胺200mg 泵入,阿托品0·5mg 静推"。"叔叔,知道您现在特别难受,坚持一下,千万别乱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坚持坚持,马上就好",手术继续,支架上台,定位适时打开,观察一会,生命体征平稳,血流通畅,病人无不适,手术顺利结束。
病人被转移回病房,她开始收拾战场,医疗废物的处理,物品及仪器的归位……,手术间能达到备用状态时,已是凌晨四点。这只是急诊手术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例。
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头望着灯火通明的住院部大楼,不禁感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挥之即来,来之能救",是多少个团队的紧密协作,又是多少个兄弟姐妹的无缝衔接。又如她,急诊待班的日子里,去卫生间时,急诊手机带在身边;睡觉时,急诊手机枕在枕头下。发病率是个百分比,可是对于发病的个人来说,它就是百分之百。谁又愿意发病,谁又能知道在何时发病。既然都是未知,那她能做的,就是万一急诊手机被呼叫时,保证它能立即被接通,这又何尝不是争分夺秒!也许被救治的病人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能知道他们共同的名字"赤医人",就足够啦!
到了家,遥望着夜幕下犹如一排排一串串亮钻的住院部大楼,心里默念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红点"赤峰市医院",顿时,心里暖暖的。无关天气,无关白昼,它安静地屹立在那里,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
好啦,该补一觉啦,早上八点,我们依旧精神饱满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