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习总书记《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讲话,在总结和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彰显了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破解中国难题的大智慧,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对于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四个全面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其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刻、形象地阐述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将其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路径,强调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好和实效性。这些都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
"四个全面"科学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推进实践创新的同时推进理论创新,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的行动纲领。
四个全面彰显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逻辑。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描绘出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三驾马车。我们要从哲学上对四个全面加以全面认识,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其关联性、耦合性,做到既须臾不可偏离、又丝毫不可偏废。
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四个全面顺应历史潮流、紧扣时代脉搏,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任务书,为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了科学路径和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四个全面统领各项工作,以科学理念指导发展,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以更务实举措推进法治建设,以更坚决态度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四个全面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积极回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短板,任务仍然艰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改革获得感的困难、阻力和挑战仍然不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问题仍然需要下大力气解决;进一步遏制四风和腐败现象,迫切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等等。这些问题既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治国理政的重点和难点。四个全面顺应人民群众愿望和呼声,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治国理政、造福于民的重大战略的选择。
这几天对四个全面理论的学习,使我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作为一名支部书记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融入党课教学和日常工作中,要对本支部党员深入宣讲"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首先,要深刻学习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要以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政治责任感,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过这几个方面做好"两学一做"专题理论学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