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监护仪器的滴答声逐渐远去,患者也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但是家属的担忧却随之而来,“转回普通病房后该怎么护理”“我们自己能照护好患者吗”的确,ICU患者的每一次转出,都将是生命的新起点,而家属的照护能力,更是直接关乎其后续的康复效果。为此2025年8月18日,重症医学科举办了“守护接力”家属健康宣教活动,针对ICU患者转出后家属照护的痛点,护士通过“手把手教、家属动手练、错误当场改”的模式,让患者家属从“知道”到“做到”。
护士首先通过视频讲解如何正确为患者翻身及更换护理垫;了解床头抬高的角度及意义,再通过现场实操演示如何正确扣背,并让家属动手练习,知道扣背不是“拍背”。接着护士现场演示了踝泵运动,并通过模拟人的当场练习,帮助家属了解了卧床患者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静脉血栓的发生。随后护士讲解了如何进行安全鼻饲,如鼻饲前无禁忌症需抬高床头30°-45°,鼻饲后继续保持抬高床位30-60分钟并反折管路末端防止胀气,以及如何进行管路的维护及固定等内容。最后带家属了解监护仪上的心率、血压、血氧、呼吸四大参数代表的意义。
为了让家属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护士们还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通过模拟实际场景中的突发情况,帮助家属学会冷静应对。例如,当监护仪发出警报时,如何快速判断是管路脱落还是生命体征异常;当患者出现轻微呛咳时,该如何处理?是继续鼻饲还是暂停?这些家属们的疑惑,护士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及指导。活动结束后,许多家属表示,这种“理论+实践”的宣教方式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护理技能,更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与责任。一位参与活动的家属感慨道:“以前总觉得照顾病人就是简单地喂饭、翻身,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细节需要注意。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恢复。” 家属是患者转出ICU后的‘第一守护者’,一个正确的翻身动作可能就会避免压疮的发生,一次鼻饲时床头的抬高可能就会降低误吸的风险。患者的康复不仅仅依赖于医疗技术的进步,更需要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通过这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希望将专业的护理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家属,让患者在离开ICU后依然能够得到科学、细致的照护。“守护接力棒”不仅是一种责任的传递,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 供稿丨重症医学科
✦ 编辑丨张燕妮
✦ 一审 | 石 辉
二审 | 邓新颖
三审 | 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