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赤峰市医院耳鼻咽喉科“三米阳光,人文相伴”系列活动护理有温度,“听”见新世界
2025-08-20

近日,赤峰市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演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新“声”时刻——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功实施。这不仅标志着医院在重度听障治疗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更让长期沉寂于无声世界的患者,重新燃起了聆听生活的希望。手术的成功,离不开赤峰市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疗团队与护理团队的精准协作与人文关怀。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温度,赤峰市医院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继续延续“三米阳光,人文相伴”系列活动,让有温度的护理助力患者“听”见新世界。

小小耳蜗袋,传递大温暖

为了能让耳蜗手术后的患儿更好地“听”见世界,拥抱新“声”,耳鼻咽喉科护士长史洪涛,精心为人工耳蜗患者准备了特制的“爱心耳蜗袋”。这个看似微小的袋子,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关爱。人工耳蜗患者术后在面对自身形体上的改变时常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需要被理解和关爱。耳蜗袋的使用,既能提升患者对外机的接受度,也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工具,更是一份暖心的关怀与爱的传递,是优质护理人文关怀理念的生动体现。它帮助无声世界的他们,在面对新“声”时少一分焦虑与迷茫,多一分信心与期待,凝聚着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对患者重获新“声”的美好祝福与期待。    

绘本添色彩,世界更精彩

为了让听障儿童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特别策划了“绘本送温暖”活动。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精心挑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绘本读物,赠送给两位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小患者。色彩缤纷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在康复期陪伴他们,更能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促进听觉与认知的协同发展,帮助他们在“听见”之后,更好地“看见”世界的广阔与美好,让爱的陪伴在康复之路上延续。

沟通讲方法,关爱无差别

针对人工耳蜗患者的特殊需求,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始终坚持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模式。无论是特殊沟通障碍的患儿,还是年幼无法表达的婴儿,护士们都倾注了母亲般的关爱。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六年级患者,因其无法自主表达,在沟通方面存在较大障碍,护士们就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在交流中抚摸她的头,与她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深入沟通,这些够通方式让她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也有效缓解了她对容貌改变的担忧和术前焦虑。而对于接受手术的7个月大婴儿,护士们更是化身“临时妈妈”,用温暖的怀抱、轻柔的抚摸和充满爱意的微笑传递安全感,使其在爱的呵护中顺利康复出院。这些实践充分体现了护理团队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细致观察与灵活应对。

声音是连接世界的桥梁,也是传递情感的纽带。人工耳蜗技术为听障人群重获新“声”带来了希望。赤峰市医院耳鼻咽喉科将持续精进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及配套的优质护理服务,通过“三米阳光,人文相伴”系列活动,不断传递护理温度,帮助更多听障患者“听见”声音,拥抱更精彩的生活。


✦ 供稿丨耳鼻喉科 夏赛男

✦ 编辑丨张燕妮

✦ 一审 | 史洪涛

   二审 | 邓新颖

   三审 | 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