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区重症医学专业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提升我区医疗质量水平,推进落实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及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由赤峰市重症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办,赤峰市医院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专业质控工作培训会议于2025年4月11日召开。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委员杨飞,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张利鹏及全区质控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质控中心秘书王晓琪主持 。
质控先行:筑牢医疗质量生命线
会议首日聚焦重症医学质量安全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质控中心主任杨飞做总结报告及新一年的工作部署。杨飞指出,2024年自治区重症医学质控中心通过全区范围调研,系统梳理重症医学质控指标数据,发现共性问题,并积极深入一线,全面系统督导国家质控重点改进目标的落实情况。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的整改方案。方案落实后积极评估改善效果。2025年自治区重症专业质控工作重点以推质控工作进信息化与智能化升级,继续推进质控织网行动,优化自治区特色质控评价体系。
学术赋能:共探重症医学发展前沿
人人享有同质化、高质量的重症诊疗服务,是重症人不懈奋斗的目标。次日的学术会议以“创新驱动·精准诊疗·学科协同”为主题,特邀全国重症医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及临床骨干,共同探讨重症医学的前沿技术、临床实践与学科发展。会议课程亮点纷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蔡洪流教授:人工智能在ICU中的应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彤教授:V-A ECMO的循环支持与器官灌注;北京协和医院隆云教授:EIT在右心保护性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李银平教授:哪些因素影响投稿论文的录用,以《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为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洪祥教授:急性胃肠损伤营养支持从限制、渐进到开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国福教授:镇痛镇静药物的撤离时机及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海涛教授: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的模式选择;天津市第一医学中范鹏飞教授:从国内外指南的变迁谈脑死亡供者血流动力学的维护;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延波教授:中西合璧-重症治疗的新突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利鹏教授:非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治疗;国际蒙医医院巴特金教授:重症患者早期肺康复;赤峰市医院王晓琪教授:重症医学专业新质控指标解读。
会议最后,张利鹏表示,本次会议以“质控筑基+学术引领”的闭环模式,既通过标准化建设守住医疗安全底线,又以科技创新突破学科发展天花板,为我区基层医疗机构搭建了高质量学习平台。他强调,质控需以标准化流程为核心,数据则作为支撑工具,二者既需独立运作,又需紧密结合,唯有以数据为基、以问题为镜、以协作为力,方能筑牢医疗质量安全生命线。
此次会议为自治区重症医学质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提升全区重症救治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书写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供稿丨重症医学科
✦ 编辑丨张燕妮
✦ 一审 | 石 辉
二审 | 邓新颖
三审 | 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