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院2012级共62名学生,考研上线22人,考研率35%。其中麻醉专业25名学生,考研上线16人,考研率64%。 2017年我院计划招收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神经病学四个学科约12名研究生,实际报考我院上线人数23人。
一、协调考研与实习关系,提高上线率
随着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层次逐渐提高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医学本科生把"考研"作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择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生产实习教学中"考研复习"与"临床实习"的矛盾逐渐突出,尤其体现在时间的分配上。针对考研和实习之间的矛盾,结合工作实际,我院采取了积极明朗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权衡利弊,协调两者的矛盾。着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我院麻醉教研室科学合理安排麻醉专业学生实习计划,保证实习质量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的复习时间。提供考研复习场所,派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解考研复习思路,组织考研复习指导会,定期进行理论知识摸底考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考研上线率。这种方式值得在今后的学生管理中借鉴学习,并广泛应用在临床、麻醉、护理等各个专业。
二、创新培养方式,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目前,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类型逐步特色化,研究生管理由学校一级管理模式过渡到各培养单位二级管理模式,教学医院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从医疗、科研和教学三方面入手。
(1)积极调整培养计划,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照培养方案,研究生规培时间为33个月,分专业在不同临床科室轮转。期间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科室教学查房、小讲课,每个专业完成大病历书写15份、统计病种10个以上、参与管床≧6张。同时强化临床技能培训,制定临床技能培训计划,并进行年度考核。
(2)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合理利用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申报科研课题,鼓励开展深度研究。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我院2015级研究生韩伟的《高血压性脑病出血早期降压达标时间与预后的研究》获得自然科学类奖励0.5万元。
通过举办"博士大讲堂",由博士、研究生导师、各专业学科带头人,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思路培养、科研方法、论文书写、统计分析方法、学科新进展、英文文献阅读等进行专题讲座,并就研究生开题、课题进展、答辩等进行专业指导,全面强化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3)注重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研究生的时间分配,鼓励支持研究生参与科室业务学习、小讲课等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我院麻醉教研室积极构建研究生参加高质量学术活动的常态化平台,通过外请专家来院讲学、参加或组织学术会议,科内每周科研研讨会、晨课、网络大讲堂、规培小组课等途径,扩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锻炼研究生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三、合理就业指导,就业率稳步提升
我院近几年研究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其中2011级研究生8人,留院4人;2012级研究生10人,留院9人;2013级研究生10人,留院8人;2014级研究生12人,留院6人。其余因为原有工作单位、外省市等原因,分别就职于其他医疗机构。
图为麻醉专业研究生业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