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援卢旺达日记(连载) | 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显身手——巧手创新救急 母婴平安获赞誉
2024-12-03

from clipboard

姜逸文,中国(内蒙古)第24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赤峰市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擅长困难气道病人的麻醉处理,各种危重病人的麻醉,各种周围神经阻滞和常见的疼痛治疗。2015年曾作为访问学者远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麻醉与危重症学科访问学习。

在遥远的非洲卢旺达东方省基本古医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剖宫产手术正紧张进行。中国内蒙古援卢旺达第24批医疗队的张萍医生和姜逸文医生,以他们的精湛医术和临危不乱的创新精神,成功拯救了一位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母子平安,赢得了当地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广泛赞誉。

这是一位有三次剖宫产史的产妇在临产前出现了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症状,之前的剖宫产仅存活了一个孩子,孩子对这个家庭更显得珍贵。查看胎心已每分钟不足100次(正常值120-160次/分钟低于120次/分钟就必须手术了),宫口开大2cm,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手术。当地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找来中国医疗队妇产科张萍医生和姜逸文医生迅速赶到现场,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迅速制定了麻醉和手术方案。当时,孕妇的胎儿出现严重的宫内窘迫,情况危急,必须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更令人担忧的是,羊水重度粪染,意味着新生儿一经剖出,很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甚至生命危险的挑战。然而,在这个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缺少新生儿专用的气管插管,这无疑给新生儿抢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面对这样的困境,麻醉科的姜逸文医生展现出了出色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他迅速就地取材,利用格尺仔细测量一次性输液器导管(OD=4mm相当于内径ID:2.5的插管粗细,刚好非常合适)、2ml注射器和成人ID:6.0的气管插管,喉镜,简易呼吸器巧妙发明了一种简易而实用的新生儿气管插管抢救套装。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确保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更为后续可能出现的类似情况提供了解决方案。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在麻醉科医生姜逸文的精心配合下,张萍医生果断采用腹正中切口以迅速稳健的手法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顺利进行,将新生儿成功取出。与此同时吸出孩子口鼻的羊水,评判孩子的状态,交给了巡台护士,随即姜逸文带着新生儿抢救套装在新生儿保温床急救车旁,保障新生儿的安全,严阵以待。所幸手术及时,经过一番得当处置后孩子的状况尚可,暂不需要气管插管抢救,即便如此,有姜逸文医生新发明的新生儿插管急救套装在手,无疑给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吸痰吸氧操作后,当听到孩子响亮的啼哭声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为这一生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这里的医护人员说:“Chinese doctors are genius! We would never worry about there are not enough intubations for newborns anymore! Because from you on,from now on, we can do as many as we want.”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基本古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张萍医生的娴熟精湛的医术和姜逸文医生因地制宜的发明赞不绝口!不仅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也展现了中国医疗队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基本古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姜逸文医生的这一创新发明不仅解决了医院长期以来面临的新生儿气管插管短缺问题,更为新生儿的抢救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了这一急救套装,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新生儿气管插管不够用了。他们表示,将积极学习并推广这一抢救套装的使用方法,以提高当地新生儿抢救的成功率。

此次事件再次证明了中国医疗队在援外医疗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他们不仅为当地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还通过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促进了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让我们为张萍医生和姜逸文医生精湛医术和随机应变的智慧点赞,也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医者仁心感到自豪。相信在医疗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卢两国的友谊和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图文丨麻醉科 姜逸文

✦ 编辑丨张燕妮

✦ 初审 | 邓新颖

终审 | 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