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成功完成一例内镜下胃底平滑肌瘤挖除术
2017-06-15

随着消化内镜(包括胃镜、结肠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等)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2017年4月1日我院内镜室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拥军教授的帮助下完成一例胃巨大黏膜隆起(约2.5x3.0cm,超声内镜提示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患者"内镜下胃底平滑肌瘤挖除术",这是我科在内镜技术的又一次巨大的突破,至此,我科已成功开展超声内镜检查及介入治疗术(EUS)、内镜下肿物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及胰胆管疾病介入治疗术(ERCP),这些新技术全链条式精准治疗消化道早癌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患者,男,19岁,因"呕血、黑便半月"我院就诊,胃镜检查见胃底巨大粘膜下肿物,大小约  2.5×3.0cm ,我科经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底粘膜固有肌平滑肌瘤可能性大,CT检查结果提示胃底肿物为来源于胃粘膜固有肌层的病变,并向腔内生长,治疗难度大。考虑到患者年龄小,外科手术创伤大,我科医务人员及时联系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专家远程会诊,经慎重考虑,决定采用内镜下最新的微创治疗技术,行胃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创伤。在麻手科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胃镜下可见一巨大平滑肌瘤较难剥离,在保留部分粘膜、利于愈合的基础上,将肿瘤整体与部分胃壁粘膜全部切除,继之将手术创面闭合,整个手术历时3小时。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回报是平滑肌,切缘(-)。术后患者在肿瘤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胃平滑肌瘤是源于平滑肌组织(多源自胃壁环肌或纵肌),少数起自黏膜肌层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胃底、胃体,较小平滑肌瘤常常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临床随访即可。较大平滑肌瘤可引起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部分较重患者可出现贫血及休克等症状。部分胃平滑肌瘤可引起腹痛、腹部包块、幽门梗阻(肿物位于幽门前区)及咽下困难(肿物位于贲门)等症状,能够引起临床症状的胃平滑肌瘤需切除治疗。
       胃平滑肌瘤手术切除方式可视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对直径小于5cm的胃体、胃窦及胃底平滑肌瘤,若肿瘤界限清楚,瘤体无坏死,瘤体表面无溃疡,腹腔无转移灶,可行胃镜下平滑肌瘤挖除术来切除,与外科手术切除相比,胃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若对于体积较大的平滑肌瘤(直径≥5cm),可外科手术切除。   

 

平滑肌瘤挖出后创面

 金属夹闭合创面后

                 

         平滑肌瘤挖除术后组织(欲送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