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被卫生部确定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试点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先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临床教学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是赤峰地区医教研中心、急诊急救中心、影像诊断中心、肿瘤治疗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和干部保健基地。医院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服务范围达9万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500万。医院始终秉承“生命至上,质量第一,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服务宗旨和“百姓信赖、员工幸福、区域领先”的发展愿景,为建设国内知名,区内一流的内蒙古东部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内蒙古东部服务功能最全,技术力量最强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努力奋斗。
近年来,赤峰市医院始终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主动适应医改新形式,不断完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在创新中求发展,医院各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一、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夯实管理基础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我院按照省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为前提和目标,因地制宜,积极进取,各项改革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成效,医院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活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实现了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目标。
1.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2016年6月,医院引进了上海和育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及相关管理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我院共有210个病种的225个路径上线,覆盖到了全院的所有专业,31131例病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82.78%(70%),覆盖率46.2%,完成路径23270例,完成率74.75%(50%),变异跳出路径2510例,变异退出率8.06%。临床路径工作的广泛开展,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在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管理效能及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胆囊结石为例,在实施临床路径前,平均住院日在7天,花费16500元,开展临床路径以后,平均住院日降低到5天,费用只需要10000元左右。
2.逐步落实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工作。医院现已实现全市12个旗县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联网直报,并完成与自治区医保系统的网络对接工作;逐步推行由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混合支付方式的转变,部分旗县区已开展总额预付,并对总额控制进行实时监测,增加医保质控考核指标,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参保患者的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规范和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7年4月1日,医院对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提高了诊察、护理、手术等项目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严格各科室收费管理,杜绝多收漏收现象;引进一日清单自助打印以及价格查询系统,使患者明明白白消费。目前,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患者日均费用、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明显提升,各项控费指标符合医改总体要求。
4.积极做好绩效改革分配工作。随着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院现有绩效分配方式也随之改变。医院新的绩效考核方案转变为利用RBRVS来量化、细化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建立以工作量为核算基础、以强化成本控制为手段、以关键指标考核为导向,体现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激励和分配机制。2017年5月,医院将新的绩效分配方案测算完毕并投入使用,新方案依据岗位不同、工作量大小、质量优劣和满意度等绩效要素,进行二次分配,真正体现了“效率优先,按劳计酬,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三、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医院。
近年来,医院投入了5000余万元,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体系,覆盖临床医疗、护理、物资管理、辅助决策等环节,医院管理实现了全面数字化、信息化,信息技术水平在自治区处于前列。
1.搭建医院数据集成平台。医院集成数据平台基于SOA开放式的架构,基于服务的功能组件化,以服务架构包装现有系统及功能,采用统一的协议、标准化的数据转换、统一的安全保障,无侵入的系统集成,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的“互认”、“互操作”与“共享”,使流程更加标准化、自动化,达到实用性、可操作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强的目的。医院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卡通、医疗工作站、电子病历、双向转诊、个人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上预约、质量安全监控、决策支持等增值服务功能,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减少信息集成开支,提高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实时监控与有效决策能力。
2.健全掌上医院系统。掌上医院系统包括预约、挂号、智能导诊、分诊叫号查询、查看报告单、自助查询等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在线挂号、专家预约,合理安排就诊时间,还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获取检查、检验报告等资料,自助查询药品价格、收费项目、门诊费用,进行费用清单打印;就诊时,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询各个分诊台的叫号信息与队列情况,无需长久在候诊室等待,提升患者就诊效率;导航功能可以指导患者如何前往医院及如何前往具体科室,帮助患者少走冤枉路,提高就诊效率;智能导诊展示就医流程步骤,提醒患者下一步该做的事,使患者对就诊过程心中有数,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3.完善自助服务体系。“银医一卡通”是一项畅通诊疗流程的重大变革。2014年,医院利用HIS系统与银行业务进行整合,推出“银医一卡通”系统,患者仅凭一张就诊卡,就可以在门诊各楼层的自助终端机上完成预约挂号、自助缴费、打印检验报告、查询费用清单等服务,减少患者在非医疗服务上消耗的时间,有效的改变了过去“三长一短”拥堵杂乱的现象,使患者在整个就诊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三、着力推进医疗水平提升,坐实内蒙古东部地区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的职能是治病救人,病人去医院就诊,其根本目的就是去诊断疾病,解除自己的病痛。因此,病人去就医时总是把医院的医疗技术、诊治水平作为选择医院最重要的依据,病人在医院就诊后评价医院时,最注重的也莫过于是与医疗技术密切相关的医院的诊治质量。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院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奠定发展基础。医院着力在“选好才、育好才、引好才”上下功夫,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行政干预、竞争淘汰等手段,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才团队的知识、能力和梯次结构;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探索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把最大多数医疗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和凝聚起来,实现人才团队的优化组合。目前医院职工总数235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41名(正高170,副高271),中级职称人员464名,硕士以上学历人员406名(其中博士16名),硕士生导师57名。近三年,医院加大了护理人员和临床专业紧缺人员引进力度,引进硕士研究生120余名,护理人员180余名,逐步打造出一支人员结构合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
2.倡导科技创新,打造区域医疗技术高地。医院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医院软实力建设和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要坐实内蒙古东部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就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医院大力支持学科骨干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管理经验,带动科室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积极把国内知名专家请进来讲学授课、指导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扬高年资专家奖掖后学的优良传统,把有知识、有理想、有作为的年轻人才送出去进修学习,形成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为医院发展备足后劲。2017年医院完成新技术、新业务十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逐步形成了人有专业、科有重点的格局,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
3.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医院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成立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临床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办公室,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定期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资金、人员、设备、课题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指导、监督学科建设规划的落实,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协调有力、保障到位”。在巩固发展现有重点学科优势的同时,对各专业学科进行系统评估,找短板,查不足,明确医院、科室、个人三个层面的发展目标。2017年,我院麻醉科、骨科专业顺利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
4.强化过程管理,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自我院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院领导与全院职工高度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注重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组织架构齐全,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协作到位;在人财物等住陪工作保障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住培学员幸福感强、对医院满意度高;住培带教老师带教意识普遍较强,带教积极性高;医院整体硬件条件好,特别是临床技能中心规划科学,设施完备。目前我院共有在培学员228人,其中全科139人,其他专业学员89人,为社会人身份的住培学员缴纳“五险”并发放基本工资,社会人身份住培学员待遇远高于自治区其他同级别医院。2017年,我院儿科专业基地主任杨淑兰、2015级住培学员甫云鹏分别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评选的全国百名“优秀专业基地主任”、“优秀住院医师”的荣誉称号。
四、着力推进内部管理改进,增强医院发展内生动力
(一)狠抓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建立健全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对病历书写质量、三级医师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术前沟通等制度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并通过严格质控、定期督查、点名通报、限期整改、奖罚并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极大地促进了我院医疗质量的提高。
(二)质量考评严格规范,医疗安全持续加强
1.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成效显著。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制定《赤峰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制度》和《不合理处方处罚标准》,并在全院持续开展临床药师下临床活动,提升药事服务质量,从宣传教育、处方点评制度建设和奖惩等方面对全院合理用药实施了全面监管,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和医用耗材的临床应用行为,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费用。2017年,共抽查住院医嘱5940份,合格率为98.10%;抽查门诊处方11000份,合格率为99.8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8.4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7.08%,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75%,全部符合国家要求。
2.医院感染管理全面增强。医院始终坚持以防控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为重点,坚持把感染控制前线放在临床,通过强化管理、优化布局等具体措施,及时发现和努力解决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避免感染事件发生。组织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隔离衣穿脱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等专项培训,提高了全员院感防控意识。对新生儿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重点科室进行重点管理,采取定期监测、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提出改进措施,及时进行整改。2017年,医院累计发生院内感染554人,感染率0.81%;传染病网报率100%,及时率100%。
(三)加强财务资产管理,提升医院运营水平。一是设立总会计师,统筹管理医院经济工作。医院2012年起设立总会计师,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2012年,医院成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实行“两上两下”的预算编报模式;加强预算的约束能力,强化预算的分析和绩效评价。三是完善全成本核算工作。医院在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收益和成本构成等指标分析,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努力打造患者低成本、医院管理精细化的节约型和服务型医院。四是强化内审规避风险。医院自2015年5月设立内部审计科,建立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在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抓好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大问题的审计,逐步扩大审计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与服务功能。
(四)增强后勤管理能力,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和制度要求、结合医院管理特点,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编制固定资产管理手册,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关键流程(如设备增加、出租、报废流程等),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完善和优化,从根本上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依。二是节能减排方面。医院举办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活动,通过宣教进一步强化全院职工节约能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全院安装使用节电、节水设备,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四是后勤服务社会化方面。通过将医院食堂、职工餐厅等服务项目外包,在改善餐饮服务质量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方面取得重大收获,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为后勤社会化积累了有益经验。2017年,医院荣获“2016年度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先进单位”。
五、着力推进为民服务升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医院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我院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根本方向,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开展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努力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医院。
1.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有效增加群众“获得感”。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设置醒目标识,合理摆放平面图、分布图,方便患者就医,节省非就医时间;完善预检分诊制度,设立门诊就诊巡视员,随时帮助就诊患者解答疑问;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体检服务,方便周边居民健康检查;完善自助报告打印系统,改进服务质量;全面构建“先治疗,后付费”绿色救援通道,充分体现医院的责任意识和公共服务理念。
2.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稳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构建分工协作机制,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按照《赤峰市医院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院牵头与左旗医院、阿旗医院、敖汉旗医院组建医联体;随后,又与赤峰市第二医院、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松山医院、宝山医院、宁城县医院、林西县医院、喀喇沁旗医院七家医院签署了医联体协议,为他们搭建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远程医疗平台,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支持双向转诊、医保支付、远程医疗、培训等相关业务,满足跨学科、跨机构之间协同业务及疑难重症诊疗需求。我院根据成员医院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派出普外科、肿瘤科、神经外科、骨外科、妇产科、麻醉科专家等10余人前往各医院进行技术指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提高其服务水平,成效显著。2017年,我院妇产科刘永刚医师与阿旗医院妇产科团队合作完成了赤峰地区首例脱垂子宫腹腔镜下子宫腹壁筋膜悬吊术。
3.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延伸护理服务内涵。一是重新修订的《2017年护士长考核评价方案》《抢救药品、过期药品报废审批表(试行)》、PICC置管及维护操作流程及规范,实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保护患者、护理人员安全。二是全院病房实施常态化的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临床科室每月评选一位“护理服务之星”,护理部结合患者满意度及工作表现,年底评选院级“护理服务标兵”,并给予奖励。三是组建多类型护理专业小组,深化专科护理服务,医院成立了心理疏导小组、男护士工作组、老年护理团队、VTE院内预警小组、糖尿病小组等,发挥专长,对就医患者和院内职工实行有效护理干预,促进健康,拓展护理服务。四是积极开展护理人员培训,2017年医院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原则,结合护士岗位及胜任力需求,重新修订岗前培训手册及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轮转手册,规范培训、考核。按照护理部-片区-科室三级综合考核,确保培训质量,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五是积极开展服务理念教育,促进服务意识转变,倡导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环境。
4.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畅通投诉渠道是为民服务的重要途径,医患和谐的常态化、长效化,医者应该先行,这是医院的职责所在。
医院成立投诉办,设立投诉举报电话,随时接听患者及家属的各种投诉。同时成立了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调配专人负责医疗纠纷调处工作,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科学布局接待场所,从被动应付投诉转变为主动接待管理,接受患者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管理制度的投诉,充分体现了医院解决矛盾纠纷的诚意。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及时解决矛盾和纠纷。通过这些举措,患者投诉数量明显减少,纠纷率逐年下降。
在赤峰市医院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和奋力拼搏下,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改善医疗行动示范医院”“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自治区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和“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内蒙古日报“百姓口碑金奖单位”和赤峰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回顾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管理的提升,服务的改进,就医体验的改善,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从多方面下手,从点滴细节做起。赤峰市医院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