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冠下的“心安” 新冠流行期间赤峰市医院胸痛中心工作纪实
2020-03-27

乙亥末,庚子初,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自武汉向全国迅速扩散,根据国家整体防控方案,绝大部分地区限制人员出入、实施区域交通管制等措施,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意味着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1月26日我院响应自治区卫健委号召,取消春节假期,各科室人员回到工作岗位,胸痛中心时刻关注疫情形势的变化,随时待命。

疫情期间我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满荣海及心内科二病区主任王东方、一病区主任计晓玲、急诊科主任塔娜积极组织胸痛中心诊室人员学习1-6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学习防护知识提高胸痛中心团队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根据全国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参考国家、自治区、赤峰政府相关文件、胸痛中心总部制定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专家共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胸痛工作救治调整,制订适合本地、本院的工作流程和详细实施细则。我院胸痛中心创造性的提出胸痛中心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总的工作原则:“疫情第一、生命至上、规范流程、防治并重”。疫情期间危重科室医务人员紧缺,但心内科三名医生在三人倒班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坚持在一线工作,把好胸痛患者来院就诊的第一关。


近期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累及肺部,还导致心肌损伤。胸痛患者大多为急诊患者,是否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尚未明确。我院胸痛中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本着疫情防治为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且“生命至上”的原则,严格防护、合理规划工作流程,积极实施救治。

2月19 日我院胸痛中心按照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要求和导管室积极合作在三级防护下成功开展1例危重STIMI患者的急诊PCI治疗。2月19日9:00左右女性患者王某于家中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痛,10:44分至我院门诊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再次出现剧烈的胸痛,濒死感、伴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按照院内发生ACS流程心电图室医生拨打电话至胸痛诊室,胸痛诊室医生会诊患者并迅速被转运患者至胸痛诊室,胸痛中心值班医生迅速对患者急性进行评估:患者血压86/50mmHg,心率39次/分,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慢,Ⅱ、Ⅲ、AVF ST段抬高0.3-0.4MV,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状态”,考虑患者无疫区流行病学病史,目前病情危重,为尽快缩短患者血管开通的时间,尽可能多的挽救患者心肌细胞,挽救患者的生命,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满荣海主任请示医务后后按照预定的急危重症STEMI患者救治流程在未对患者进行新冠肺炎排查下双绕行按照专用通道、专用电梯转运患者至预定的隔离用导管室。为了节省防护设备和减少其它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满荣海主任独自一人穿上防护装备为患者开展急诊介入治疗,急诊冠脉造影提示患者右冠100%闭塞, 12:20分导丝通过闭塞血管,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术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心电图提示ST段回落至基线水平,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按照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平稳后治疗流程,满荣海主任亲自陪同患者完成了肺部CT等一系列检查,经过我院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排除新冠,患者安全返回到监护病房。

该STEMI患者的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应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在院领导的科学布局,在胸痛中心、急诊科、导管室、影像科、检验科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患者快速诊断、快速转运、快速救治,最终转危为安。此次特殊时期的急性胸痛救治经历,证明了胸痛中心的救治实力,推动了我院胸痛中心在新疫情形势下救治工作的开展。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胸痛中心高效开展诊疗工作,在胸痛中心建设期间完善的急诊内科分诊台在本次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科学高效的急诊分诊守住了医院防护的第一道防线;胸痛中心先救治后付费的医疗模式客观上也限制了患者及家属在门急诊区域的流动,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同时在我院医务科积极协调下,成立了疫情期间新冠肺炎会诊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呼吸科、感染科、影像科主任组成,专家组成员在胸痛中心工作群内能及时为准备入院的胸痛患者进行会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我院胸痛中心的规范运行,为胸痛患者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与救治。从1月26日至3月1日疫情期间我院胸痛中心共接诊急性胸痛患者150余例,心内科完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治疗42例,无死亡病例。

疫情下,对于我院胸痛中心协作的基层医院,胸痛中心运用信息化手段,鼓励协作医院接诊STEMI患者第一时间就地溶栓,减少转运中患者的风险和感染的风险。利用微信群的形式24小时启动远程会诊、指导协作医院进行急性胸痛的救治。2020年我市克旗中蒙医院准备申报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我院胸痛中心承担帮扶工作,疫情期间人员不能进行现场帮扶,故采用视频、快递、网络等形式进行帮扶工作。

为了持续进行流程改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胸痛中心行政总监郝亚杰主任创造性的提出了胸痛中心PDCA管理方法,胸痛中心表格形成日质控的模式,胸痛中心质控小组每日对胸痛中心存在的问题填写日质控表发至胸痛中心工作群,第一时间提出改进意见,确保胸痛中心质控工作不流于形式,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流程优化,赤峰市胸痛中心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了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在最近一期胸痛中心联席会议上我院胸痛中心副主任委员陈金明副院长指出:赤峰市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凭借全新的管理理念、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规范化的胸痛诊治流程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了急诊胸痛患者100%先分诊后就诊、先救治后收费的医疗模式,做到了高危胸痛的早期快速识别、科学救治和改善预后、高效快速转诊,年诊治的胸痛患者5000余例,AMI患者500余例,病例数量位于赤峰市首位。赤峰市医院作为内蒙古的标杆医院之一,为赤峰市及周边地区医院申报和建设胸痛中心提供范本,推进内蒙古胸痛中心整体建设和救治水平提升,让广大患者真正获益”。

我院胸痛中心主任委员孙义院长在胸痛中心国家认证总结会上指出:“赤峰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一年多来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思维构建胸痛服务系统,使胸痛患者便捷就医、满意就医,扩展与社区医院、基层医院联系,构建双向转诊模式,为社区、基层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未来随着赤峰市医院急诊急救大楼竣工,赤峰市医院将推动120与医院的无缝衔接,继续积极投入构建胸痛中心、医联体网络医院、救护中心三位一体的急救网络,搭建院前院内医疗信息会诊平台,共享救治数据和信息,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通过建立、推广AMI患者全程管理体系,借助媒体力量唤醒群众的胸痛救治意识,多方联动来推进赤峰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保证赤峰市医院胸痛中心持续、高效地长期运作”。

我院胸痛中心提醒广大群众:一旦突发胸痛,及时拨打120!赤峰市医院胸痛中心团队时刻准备着为您的生命保驾护航,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依然高效快捷的作为胸痛患者的“救心人”让您“心安”。


✦ 供稿丨胸痛中心 孙显东

✦ 编辑丨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