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守望相助·携手同行——记我们在武汉肺科医院的一个月
2020-03-20

2020年3月18日,武汉,晴,今天是我们来到武汉的第30天。

初来相识,些许生涩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不深不浅,恰是相识。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识。在最艰难的时期,于你相识——武汉,这座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梦中的地方,黄鹤楼、樱花、鹦鹉洲、热干面...在这个特殊的日期,因为特殊的使命而结缘。

2月18日,武汉天河机场。刚下飞机的那一刻,紧绷的神经,因为看到坚强的汉城人民,瞬间热泪盈眶。初到战役最前线,紧张、兴奋、不安......根本来不及过多的感慨,就需要立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跟着领队及各小组负责人到武汉肺科医院与院领导见面,召开工作协调会,商讨医疗队具体工作;召开第一次队内视频会议,成立了医疗组、护理组、后勤保障组、感控组、宣传组并且选出了每组的负责人,初步将医疗队的领导组织构建起来;参加视频会议;参加多场院感培训......白天驻地-医院-驻地,晚上总结报表汇报。第一次承担了这么繁重的工作,第一次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和担子。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不是每个相遇都能凝结成相守,不是每个相邀都能转化成相知。初来乍到,防护用品、生活用品短缺,上班用车、就餐问题、队员调科,所有的事情交织在一起,一团乱麻。跟着领队到医院解决工作服、解决防护用品等各种事情,一件件的捋清,一条条摸索,慢慢地队伍关系越来越融洽。战友们在驻地相互分享自己医院邮寄的美食,为过生日的战友,举行“战地生日派对”,为巾帼英雄庆祝3·8节;在医院同肺科医院老师分享医护经验,相互赠送地方美味,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带患者学唱草原歌,学练八段锦.....“其乐融融”。

一个月了慢慢的习惯和适应了在肺科医院工作的节奏。紧张忙碌充实,虽然只是去了四次“红区”,但是却能真切的感受到,战友们的不容易。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倒下。防护服下是一颗颗勇敢的心,护目镜后面是一双双坚毅的眼睛。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一个共同目标——把春天还给坚强的武汉人民。

情若相依,命若相惜,千里如隙,百年如契

在步履匆匆的世间相逢相守,任凭岁月跌宕,而你终究是桃李春风。3月10日在战“疫”决胜的关键时期,总书记亲临前线,给了我们坚决胜利的勇气和信心。到火神山医院看望医护、患者,彰显了生命第一的要义;到东西湖社区看望居民,展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这是对人民至上最好的诠释。作为战斗在最前线的医疗队员,我们要始终不忘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科学预防,精准救治。每一个援鄂医疗队员都在和武汉,武汉人民一道筑起钢铁长城,在这场“大考”的最后时刻,我们戒骄戒躁、克服麻痹大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保护好自己,救治好患者。“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要做好最后的“坚守”,曙光就在前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愿岁月相守,清贫无患,与你谈笑折柳,共度春风

有人说因为一个人,会爱上一座城,而我爱上这座城,是因为一群人,一群“最可爱的人”。习总书记再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我向你们、向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没错,正是这一群年轻的突击队员,冲在最前线,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日夜奋战中,让武汉这座生病的机体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30天很短,30天却也很长。短短30天我们参与救治了224名重症患者健康出院;30天我们和肺科医院,和武汉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结下了革命情义,种下了友谊的种子。我们守望相助,我们携手同行,我们相约明年一起来武汉看樱花漫天,我们相约一起去草原策马扬鞭,我们相约在美好的春天。

春告鸟,夏鸣蝉,秋落叶,冬吹雪,与君相惜,四季常在,山河无恙,岁月皆安。

✦ 供稿丨白新宇

✦ 编辑丨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