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院全体医护人员秉承医者初心,以公立医院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投入防控,一支支医疗队星夜驰援湖北,一批批壮士火速南下逆行。作为共产党员、七尺男儿的我,总觉得这么大的战役,自己因为专业限制而不能冲上前线,简直像个逃兵。
正在我遗憾之际,院内第一时间启动门诊预检分诊,从各科室紧急抽调医护人员,作为预检分诊员,同导诊工作人员一起昼夜轮班值岗,进行院前门诊预检分诊。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是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沿的阵地,是抵御疫情蔓延的有效屏障。当我接到担任预检分诊员的消息,顿时有一种壮怀激烈、如愿以偿的感觉,是临危受命,是使命光荣。
同样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同样像勇士出征。临行时,我们肛肠外科的兄弟姐妹一遍又一遍叮嘱我,给我鼓劲,为我加油,我的恩师科主任张素云要我向她保证平安,护士长吴俊萍为我做着胜利的手势……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个为我骄傲又牵挂的眼神,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一股热流瞬间在心头涌动。天职所在、健康所系、性命所托,我义无反顾,冲上去,我来了!
2月15日,我们预检分诊员们披挂上阵,拉开了预检分诊的阵容。每天六点半不到,我们就早早穿好了工作服,做好个人防护,准时上岗。预检分诊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逢进必测”体温,测体温手要快、而且要测得准,眼要观察患者的状态,嘴要不停的仔细询问发热患者流行病学史、人群聚集史、接触史;“您好,有发热、咳嗽、胸闷、乏力等症状吗?”“最近接触过武汉及外地来的人吗?去过外地吗?有外地的家人、亲戚回来吗?家里或周边有呼吸道病人吗?”“您好,给您一个口罩,请带好,要勤洗手,少外出”……这些话,一遍一遍不停的重复着,只一会儿就口干舌燥。我们的工作繁忙、琐碎、危机四伏,对发热病人、有流行病史的人员要分诊、登记、护送;对疑似患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对有些不理解的患者及家属要耐心做好解释;对首次就医及对当下的入院流程不熟悉的患者及家属要细心指导……每天,我们都在紧张、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工作着。由于疫情变化快,我们预检分诊员的工作流程、重点排查对象在不断变化,每天还要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掌握即时变更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副院长王文鑫反复提示说,我们不知道危险在哪里,不能让可疑患者进入普通诊区,流向社区。
为了牢牢守住预检分诊这道关卡,预检分诊员们简直是豁出去、拼了。白班时要坚守10个小时,夜班坚守14个小时,没有周末周日。为了节约有限的防疫物资,我们每天都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全部武装一穿就是一整天,又闷又热,嘴唇爆皮,嗓子冒烟。连续几天下来,佩戴护目镜眼睛旁边的皮肤发红、过敏,面颊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在门诊预检分诊的岗位上,我们彼此在感动,互相在激励。预检分诊员每天穿戴的防护眼镜、防护帽、手套、口罩和使用的手消液,门诊主任孙升、护士长马宝新、急诊科主任塔娜、急诊科护士长李英总是提前准备齐全,工作时还要仔细检查我们每个人的防护,谁稍有差迟都会受到严厉批评。在门诊就诊患者高峰时,他们会和我们一起进行测体温、做流调、维持就诊秩序,及时分诊……我们是一群特别能战斗的人,我们是特殊的战士。从战疫以来,大家上班早,下班晚,没见谁休过班,请过假。我们——有的是刚刚失去父亲的儿子;有的是嗷嗷待哺婴儿的母亲;有的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有的幼小的孩子独自在家上网课……我们没有人声张自己的困难,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把心思扑在医院预检分诊的岗位,把美好的时光奉献给这场战疫战斗。
转眼已是近一个月过去,我们义无反顾。我们知道,同我们一样奋战在战疫一线的人还有许许多多,有可爱可敬的执法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我们万众一心,并肩筑起新的长城,阻击疫情的蔓延。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的寒冬过后,定会春暖花开。中国能行,中国人民一定能行!
✦ 供稿丨李国利
✦ 编辑丨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