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生命接力:多学科联手,从生死抢救到健康成长的守护!
2025-06-25

晨光中的儿童保健与康复门诊,3岁的安安正灵活地攀爬滑梯,咯咯笑着将积木堆成小塔。这个笑容灿烂的宝宝,曾是胎龄34周的早产儿,出生时一度面临呼吸、循环、营养、感染等多重生存危机。如今的逆袭,背后是新生儿科、儿童康复科、儿童保健科构建的“生命守护闭环”——多学科协作与精细化管理,让早产宝宝的成长突破“时间枷锁”。

01 第一棒:新生儿科——与死神赛跑的“黄金分秒”

当安安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接到保台通知的新生儿科团队迅速响应:成立抢救团队、检测转运设备、核对抢救药品、预演突发危机……,当安安出生的那一刻,正式开启“生命保卫战”:

• 勇闯呼吸关:从生后窒息抢救,到无创呼吸机辅助,从气管插管到有创呼吸机支持,从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到综合肺功能保护,到最后顺利拔管撤机、停止吸氧、完全自主呼吸;

• 感染攻坚:早产儿免疫系统脆弱,无论是体温、脉氧、血压等生命体征的轻微波动,还是白细胞、血小板、CRP等化验指标的偏离,团队均细心专业把控,精准用药,严密检测,闯过重重感染关;

• 生命支持:从暖箱温度调控到营养支持,用专业技术为早产宝宝筑牢生存根基。早产儿的抢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争分夺秒的系统作战。从入院到病情稳定,每一次操作、每一项决策,都在为早产儿的生长追赶、功能重建铺设基石,让生命的奇迹在科学与人文的交织中延续。

from clipboard

02 第二棒:儿童保健科——生长发育的“精准导航”

儿童保健对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及身心健康起着关键作用,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监测生长指标,更在于通过系统性干预为儿童发育全程“保驾护航”:

• 动态监测:通过标准化测评体系,量化抬头、独坐、抓握等里程碑能力,结合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曲线,建立覆盖个体差异的个性化发育档案,实时追踪发育轨迹;

• 黄金窗口期预警:早产儿关键追赶期通常在2-3岁以前,如果错过关键追赶期,干预效果会大打折扣。儿童保健及时发现发育滞后,才能精准对接下一棒。从神经发育到免疫功能,儿童各系统发育均存在关键干预节点,及时发现营养、运动、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发育滞后,才能通过指导、训练等精准措施对接下一阶段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发育风险。

from clipboard

03 第三棒:儿童康复门诊——里程碑突破的“加速引擎”

儿童康复团队接过“接力棒”,为安安定制“运动+认知+语言”三维干预方案:

• 大运动攻坚:从俯卧抬头训练到独站、跑跳,治疗师用游戏化训练破解“肌力不足”难题,帮他一步步跨越“抬头-翻身-爬行”的关卡;

• 精细动作重塑:通过捏豆子、涂鸦等训练,改善手指协调性,让他从“抓握不稳”到能精准搭积木;

• 语言激活计划:结合认知发展,用绘本、互动游戏刺激语言中枢,从咿呀学语到清晰叫“妈妈”。“康复不是‘补课’,而是激活孩子的神经可塑性”。儿童康复团队秉持这一理念,依托神经科学理论,将大脑的可塑性原理深度融入干预过程。他们深知,儿童的大脑在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通过科学干预能够重塑神经通路,帮助孩子实现功能的提升与突破。

from clipboard

04 闭环管理的核心:学科联动让“早产”不再是人生枷锁

从NICU抢救到康复追赶,三大科室的协作像精密齿轮:

• 新生儿科奠定生存基础,为儿童康复科预留“时间窗口”;

• 保健科用动态监测精准定位短板,充当“转介枢纽”;

• 儿童康复科以专业干预填补发育鸿沟,实现能力突破。这种“评估-干预-再评估”的闭环模式,打破了“早产儿必落后”的偏见。数据显示,通过多学科管理,超80%的早产儿在3岁前能实现发育指标追赶。如今的安安,早已撕掉“早产儿”的标签。他奔跑、欢笑、探索世界的模样,正是儿科多学科协作最生动的注脚——医学的温度,不仅在于抢救生命的瞬间,更在于用跨学科智慧,为每个孩子铺就通向未来的健康之路。

【科室联动提示】早产儿家长可关注宝宝矫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的发育情况,若发现抬头、独坐等里程碑落后2个月以上,及时联系儿童保健与康复门诊评估,抓住2岁前的追赶黄金期。


✦ 供稿丨儿  科

✦ 编辑丨张燕妮

✦ 一审 | 萨初然贵

    二审 | 邓新颖

    三审 | 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