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我院放射性核素污染应急演练在核医学科举行。本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我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放射性核素泄露事件时的处置能力,也让参与人员从中体会到了放射性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副院长王杰及保健科、医务部、院办、质控办、保卫科、放射科、放疗科、碎石中心等科室负责人到场指导。
本次演练具体过程如下:
2017年5月23日下午15:30,假设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李雨奇做吸碘率试验时不慎将"放射性碘-131标准源(1ml,约9μCi)"洒落在SPECT/CT操作间,李雨奇第一时间通知科内其他医生。核医学科罗晓燕主任立即赶到现场并下达命令组织应急小组做好放射性核素泄露应急处置。由王丽梅、盖立俊、张鹏博、谭畅、司旭等组成的应急防护小组穿戴好防护物品进入SPECT/CT操作间。魏东伟立即疏散人群,摆放警示标识。盖立俊对李雨奇进行表面污染检测,确定没有放射性污染后继续参加去污操作。李雨奇向参演人员说明核素种类、剂量和体积。随后盖立俊使用表面沾污仪检测污染区域,使用记号笔标记出污染范围,撤出污染区并检测自己是否有污染。王丽梅手持镊子夹住吸水纸将溅在地上的"碘-131液体"吸净,待液体吸干后将吸水纸取走放进铅桶里。盖立俊用表面污染沾污仪测试去污情况,确认污染区域达到天然本底。司旭、张鹏博到库房搬运铅砖,使用铅砖将污染区围封覆盖,待衰变达到核素10个半衰期后撤去。谭畅注明放射性源种类和污染事件,设立警示标志。最后由盖立俊检查围封区及相关人员安全,确认现场安全。
最后,总指挥王杰副院长宣布本次演练圆满完成,并强调由于核素具有放射性,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放射性核素泄露或丢失。本次演练旨在将辐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辐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王院长同时指出,本次演练也存在不足,演练过程中应注意细节,在以后的工作及演练中应进一步改进。
副院长王杰在演练现场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