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挂号哪个科?
疑难杂症诊断太折腾,各科跑一遍,“繁、烦、难”?
那么你可以了解一下——MDT(多学科诊疗)!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医院的病例
为您讲述疑难危重病例诊疗背后的故事
故事开始...
在2024年4月19日,科室收治了一位直肠癌患者,他遭受着“尿失禁”和“间断血尿”的困扰。患者曾于2022年5月进行了直肠癌手术治疗,随后接受了8周期的辅助化疗。然而,自去年12月以来,他开始出现尿失禁的症状,其他医院检查提示右侧骨盆壁转移,伴随着同侧输尿管下段、膀胱右后壁的侵犯,以及髂血管的受累,右肾和输尿管积水,右肾萎缩。尽管在国内多家医院寻求帮助,但医生建议不宜再次手术。患者尝试了近三个月的中药治疗,但尿失禁并未得到改善,反而加剧,并伴随间断血尿和右下肢肿胀,使得他不得不长期依赖纸尿裤,行动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 科普小知识 ·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常见症状有便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腹痛,便血表现为大便中可见血液或排便后见血,或黑便;排便改变可表现为腹泻,也可表现为顽固性便秘。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直系家属有林奇综合征、结直肠癌病史;肥胖人群;患有结直肠腺瘤、溃疡性结直肠炎、家族性腺瘤综合征的人群。因此对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首先以预防为主,坚持“三早”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直肠癌的治疗根据临床分期采取不同措施,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
患者及家人为了寻求治疗,选择了入住我们的科室。入院后,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肿瘤标志物显著上升,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盆腔转移,累及膀胱、前列腺、同侧输尿管下段、髂血管及髂腰肌,右肾萎缩,双侧肾脏及输尿管积水,膀胱内部积血。患者肿瘤进展,然而,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抗肿瘤药物治疗变得不切实际。患者的尿失禁、持续血尿及肾功能不全是肿瘤侵犯膀胱和输尿管的结果,如不针对肿瘤采取 治疗,症状和肾功能将无法得到改善,这构成了一个棘手的治疗悖论。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患者与家属焦虑不已,急切地期盼着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我们迅速联络了CT室、肛肠科、放疗科、泌尿外科,以及肿瘤内科的专家,组织了一场MDT多学科会诊。由于手术的广度大、操作难度高且伴随显著的风险,同时放疗亦存在引发出血和瘘的潜在危险,这两种治疗方式对于这位病人来说并不适宜。介入治疗虽能暂时缓解血尿症状,然而,考虑到使用碘造影剂可能加剧肾脏功能的恶化,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方法也被排除。经过众多专家深入而激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一项治疗策略——进行肾穿刺造瘘,以此来创造机会进行抗肿瘤治疗。这一决策不仅是对患者病情的深思熟虑,更是我们团队专业与责任感的体现。
在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并获得他们的同意后,于2024年4月26日,在CT室的精准协助下,成功实施了肾穿刺造瘘引流手术。术后短短一周,患者肾功能即恢复至正常状态,血尿问题烟消云散,右下肢的肿胀也逐渐得到缓解。正是基于这样的积极恢复,于2024年5月8日顺利为患者启动了抗肿瘤治疗。截至目前,患者已经顺利完成了三个治疗周期,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明显缩小。更值得欣慰的是,患者不再需要穿着纸尿裤,重新恢复了如常人的活动能力,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始终坚守“患者至上”的核心理念。他们随时待命,一旦需要,即可迅速召集来自各科室的专家,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全面、细致、无死角的医疗支持与关怀。这个成功的案例充分展示了,当不同学科的专家携手合作,汇聚智慧与力量,即便面对再复杂的病例,也能为患者照亮前行的道路,为他们带来重生的希望和无限的生机。
结直肠癌·MDT
团队简介
赤峰市医院结直肠癌MDT团队,包括肿瘤内科、肛肠科、肝胆外科、放疗科、介入科、影像县官科室(CT室、核磁室、超声科、内镜中心)、病理科及营养科等多个专业科室。肿瘤MDT会诊模式,不仅缩短了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时间,避免了患者因往返于各个科室之间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更通过多学科会诊,从不同专业视角对结直肠癌进行系统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首席专家成员:张明晖(肿瘤内三科 主任医师)、李国利(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专家团队成员:尹胜杰(肿瘤内三科 副主任医师)、杨春洁(肿瘤内三科 副主任医师);刘中华(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吴迪(放疗科 主任医师);宋玉昕(介入科 主任医师);谢召勇(CT室 主任医师);吕兴隆(核磁室 主任医师);童玲(病理科 主任医师);张浩然(内镜中心 主任医师);金海丽(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 供稿丨肿瘤内科三病区 王艳秋
✦ 编辑丨张燕妮
✦ 初审 | 邓新颖
终审 | 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