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经外一科在北京专家指导下完成一例高难度、高风险的高颈段多发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患者女性,57岁,主因“双手麻木2年,双下肢无力6个月”入院,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麻木,自指端向上延伸,曾按颈椎病治疗,症状无缓解。患者近6个月自觉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到我科就诊。
颈椎MRI显示,颈1、颈2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多发占位。颈1水平肿瘤直径约1.0×1.1cm2,位于颈髓左侧,强化明显。颈2水平肿瘤直径约1.2×2.7cm2,位于颈髓右腹侧,不均匀强化,向右伸入右侧椎间孔,右侧椎间孔扩张,颈髓受压明显左移。神志清楚,双上肢浅感觉障碍,双下肢深浅感觉障碍,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弱。
颈1水平肿瘤
颈2水平肿瘤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在北京专家指导下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颈1水平肿瘤位于寰椎上方左侧,质韧与脊神经相连,显微镜下将肿瘤与脊神经分离,将肿瘤完整切除。颈2水平肿瘤位于脊髓右腹侧,向椎间孔延伸,与脊神经粘连明显,肿瘤质地较韧,显微镜下将肿瘤分块切除,脊神经与脊髓保护良好。
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四肢感觉障碍较术前明显改善,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出院后可独立下地行走,术后病理回报为神经鞘瘤。
术后颈椎MRI
◆ 椎管内肿瘤科普知识:
发病率: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组织(脊神经根、硬脊膜、先天性残留组织等)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椎管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9~2.5/10万,其发病率约是脑肿瘤的1/10,肿瘤可发生于自颈髓至马尾的任何节段,胸段最多,颈段约占1/4。
检查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发症状大多为四肢感觉及功能障碍,许多患者的首诊科室常为骨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是椎管内肿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治疗: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切除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切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障碍、高危截瘫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精湛的显微操作技术及精良的显微操作设备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神经外科在椎管内肿瘤的切除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神经外科切除肿瘤时需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操作,需要精密的显微器械,并可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在术中实时监测患者神经功能,可做到对患者脊髓、脊神经和脊髓细微血管的最大程度保护,极大的保证了患者术后不会出现神经功能缺失,并能最大程度全切除肿瘤。
✦ 供稿丨神外一通讯员乔建华
✦ 编辑丨张燕妮
✦ 审核 | 邓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