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简述肌肉骨骼系统超声
2018-01-26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简称肌骨超声,1972年,Mcdonald等利用超声诊断技术鉴别腘窝囊肿和小腿静脉血栓,标志着肌肉骨骼超声正式走上临床医学舞台。1992年,王金锐教授首次翻译出版《肌肉骨骼系统超声诊断》,2007年,王金锐教授出版国内第一本肌肉骨骼超声专著。肌肉骨骼系统超声目前已成为与X线,CT和MRI并列的肌肉骨骼系统主要临床影像诊断技术之一。

肌骨超声对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的细微分辨力高,可在肌肉、肌腱、关节运动中实时动态扫查并双侧对比;患者依从性佳,探头直接接触检查部位,即能实现"超声触诊";具有无创伤、无辐射、彩色多普勒获取血流动力学信息和全景成像的特点;能实施超声引导介入诊断和治疗。

肌骨超声可用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疾病的诊断;已应用于颈、腰椎神经根以及全身各个部位的注射治疗等;并已经逐步应用于硬膜外阻滞、外周神经阻滞等临床麻醉操作,以及康复和疼痛治疗。比如运动或急慢性损伤所致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免疫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浅表软组织病变和软组织来源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超声引导下肌骨系统介入诊断和治疗,神经阻滞和疼痛治疗。

但肌骨超声也具有其局限性,即超声波无法穿透骨骼,视野受限,无法对整个关节的解剖结构进行全面完整的显示。另一局限是操作者依赖性,检查的效果与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

我科已派出医师对肌骨超声进行系统学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科肌骨超声的开展一定会对广大患者及临床医生在肌肉骨胳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提供更加准确、有用的信息。

超声科刘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