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效应”又叫情感效应,是指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就像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因为他总是笑脸迎人,所以笑脸就成了他的标志,人们便亲切的叫他“笑脸哲学家”。
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另外一个人,如果我们很快乐,那么对方也能被我们的快乐所感染,相反,如果我们不开心,对方也会因此而感到不快,尤其是我们每天早晨刚到单位,都微笑着相互打个招呼,如果对方以微笑回复我们时心情会很好,但当你的微笑遇到满脸愁容、闷闷不乐的表情时好像你的好心情也随之消失。尤其是我们护理工作,微笑服务尤其重要,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病人及家属,疾病本身已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经济上的压力、对病人的担心加上休息不好使陪护的心情也格外焦躁,所以,我们温柔的言语、微笑的服务可以减少很多护患矛盾。
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踢猫效应”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个实验描绘的就是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
一件真实的事发生就说明了恰当的言语、微笑的服务带来的好处,在我们科很多术后病人或是因病情需要禁食水的病人都需要输营养液,营养液量多,液体里加有氯化钾和高浓度的液体,有的病人输着就会觉得疼,所以经常就会有病人摁床头呼叫器,很生气的要求重新换个针,结果到床头一看,针是新扎的,而且穿刺周围一点问题都没有,以前我会跟病人解释“这个针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这里面有钾可能会刺激血管,输着有点疼,而且这个套管针的费用要几十块钱,也是刚刚扎的,拔了有点可惜,就算新重新再扎针也可能会疼,我把液体给你调稍微慢点,再用单子把输液的这个手盖上,暖一点可以缓解一下疼痛。”有的病人听了会说,多少钱我也重新扎,总也不能这么疼着,再说这么多的液体调慢什么时候才能输完。但现在我会过去看看针如果没问题,我会微笑着像病人解释以上的那些话,就在解释的同时,把热乎乎的手掌心轻轻的放在病人输液喊疼的地方,大部分病人因为液体的原因输液的部位会特别凉,这时再问他这样热乎着点是不是好很多,病人会说确实好很多,这时再告诉他把手伸进被子里保暖他会乖乖的听话的,而且会发现病人刚刚愤怒的神情缓和下来,同时对刚才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好意思,就这么神奇。
“微笑服务”说的无私些是让别人满意,其实更多的是让自己开心,我们以微笑待人,那么别人反馈给我们的同样是微笑,天不欺善,那些付出的善良,最终都会回到你身上!
医院一直在强调“微笑服务”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满意、让社会满意。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效能建设,影响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最近网上流行一个帖子,说什么是中国?你站的那个土地就叫中国,你的所做所为就代表着中国,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不只是我自己,你更是市医院的一份子,我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医院的形象!
今天你微笑了吗?
✦ 供稿丨肝胆外科 董丽娜
✦ 编辑丨张燕妮
✦ 审核 | 邓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