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草原上最美的时节,蓝天白云,绿浪如海,百花盛开。
7月是草原上最好的季节,风吹草低,牛羊肥壮,牧歌悠扬。
7月15日,在阿鲁科尔沁旗的草原上,迎来了赤峰市医院服务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的专家名医。
赤峰市医院的服务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是在今年4月中旬拉开帷幕的。随着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随着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帮民困、解民忧便民服务活动的广泛展开,根据赤峰市卫生局“全市卫生系统服务百姓送健康”活动精神,赤峰市医院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精心策划了本单位的服务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制定专门活动方案,成立起由医院党政一把手牵头的活动领导小组,以组织开展大型义诊、健康教育大讲堂、医疗卫生专家下基层三项具体活动为内容,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疑难病症,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作为目标,在各临床科室抽调出医术精湛、知名度高的专家教授,组成服务百姓送健康医疗团队,走出高楼深院,进行送医送药和健康教育咨询。从4月中旬活动在喀喇沁旗拉开帷幕以来,赤峰市医院已经分别到喀喇沁旗的偏远山村和红山区的钟楼社区以及赤峰干休所进行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眼下,他们又把服务百姓送健康的触角延伸到天山草原,由院长孙义、院党委书记张信伟带领的20多专家名医的医疗队跋山涉水,来到阿鲁科尔沁旗。
“有朋自远方来”,草原捧出香甜的奶茶,举起盛情的哈达。
赤峰市医院到阿鲁科尔沁旗服务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的专家名医,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的欢迎,乡亲们更是翘首以待。在旗医院门前的电子屏幕上,早早就打出了“赤峰市医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百姓送健康大型义诊”游动字幕,义诊的专家的姓名、职务、都被详细打在上面。从7月15日开始,医务科长、心外科副主任郝亚杰、内分泌科主任金雪燕、呼吸科主任刘晓红、肿瘤外科副主任王学智、神经外科副主任朱迪、骨科副主任尹占文、中医科副主任董松泉、妇科副主任医师孟海燕、护理部副主任孙玉娟、神经内科护士长李丽华、心内科护士长曹妍等专家在阿鲁科尔沁旗医院坐堂出诊,教学查房,手术示范,学术讲座。7月17日一大早儿,医疗队不辞辛苦,前往新民乡、天山口乡义诊,接着,又奔赴距离旗政府所在地200多公里的与通辽市搭边的巴彦温都苏木,为偏远山村的乡亲和草原深处的牧民们送医送药上门。
这是一次转变作风,务求实效的联系群众,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具体行动。草原深处来了大医院的专家,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传递在十里八村,乡情们奔走相告,骑着马,赶着勒勒车,有的开着农用车、骑着摩托,纷纷向医疗队驻地聚拢,在乡卫生院里,等候看病的人们,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队。
在旗医院,在新民乡,在天山口乡,在巴彦温都苏木,赤峰市医院的专家们被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顾不得一路风尘仆仆,每到一处,都迅速各就各位,马上看病义诊。每天早晨7:30分开始义诊,中午简单吃点便餐接着工作,晚上要忙碌到6:00钟以后,直到送走最后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7月的草原,最高气温持续在30多度以上,不论是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董松泉的就诊桌前,还是心内科副主任王卫芳的身边,不论是儿科副主任萨初然贵面前,还是神经内科副主任张丹的左右,每个专家都围着寻医问药的患者和家属。从人们那急切、期待的目光中,赤峰市医院的专家们意识到责任,感受着信任。个个忙得连头都顾不得抬,水顾不得喝,一个接一个地望闻问切,开方处置;这边,护理部副主任孙玉娟、护士屈彦华、王天刚等人量血压、测体温、登记取药,同样忙个不停。脚上沾着泥土,汗水湿透着衣衫,心中澎湃着激情!
巴彦温都苏木是牧区,前来就诊的牧民中,许多人用蒙古语描述着病情。为了方便交流,赤峰市医院的专家们靠手势、靠旁边懂蒙语的人的翻译,耐心地问病、诊断、解答,不厌其烦。义诊现场的一个个场面让人感慨、感动,许多牧民竖着大拇指,喊着“塔拉日哈拉、塔拉日哈拉!”
几天时间,赤峰市医院服务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医疗队连续工作,往返行程1200多公里,共接待650多名前来义诊的患者,示范手术4例,健康专题讲座6次,教学查房36例,免费发放常用的西药、中成药40余种,价值20000余元。
7月的草原如诗如画,碧草连天。赤峰市医院名医专家的到来,带来的是健康的福音,是牧人们祛病的平安和喜悦,真情荡漾在草原深处。牧民们真诚挥手向赤峰市医院名医专家们道别,真情地呼唤“远方的亲人,欢迎你们再来!”
陈海春 稿